产品中心

校服逆袭童装!曾经最大红利的“童装”行业正在经历寒冬!

  最近两年,沈阳的校服投票闹得沸沸扬扬,江西新华书店已经把“一市一款”的新校服摆上货架。   更扎心的是,一位深圳校服生产商直言:就算现在所有正
在线留言

校服逆袭童装!曾经最大红利的“童装”行业正在经历寒冬!_凯发国际官网手机版下载

  最近两年,沈阳的校服投票闹得沸沸扬扬,江西新华书店已经把“一市一款”的新校服摆上货架。

  更扎心的是,一位深圳校服生产商直言:就算现在所有正规厂家停产,库存都够卖三年。

  童装市场的黄金时代正在退场,而一场关于消费升级与降级、出生率与结构性需求的博弈,正在重塑这个赛道。

  那时候商场里随便开一家童装店,生意都能火到爆棚,资本市场更是不断加码,认为这是“永远不缺需求”的行业。

  2025年上半年,全国重点零售企业童装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近5%,销量更是跌去8%。

  美国的The Children’s Place,曾经是童装零售的龙头,如今营收连续下滑,同店销售更是跌近5%。

  从2017年到现在,我国新生儿数量连续下滑,2024年出生人口甚至跌破800万大关,刷新历史低点。

  而且,95后、00后父母成了新一代消费主力,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和上一代完全不同。

  童装企业必须重新理解新父母的消费逻辑,否则连年轻爸妈的“钱包门槛”都过不了。

  数据摆在眼前,2025年上半年,电商平台上校服/校服定制品类的增长率超过380%,一举成为童装品类中的黑马。

  织里镇就是最典型的缩影。过去它是童装之都,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校服产业基地,年产超过5000万套校服,规模超过120亿元,还保持着30%以上的增速。

  很简单,校服绑定的是学校采购,是刚需中的刚需。家长可以砍掉孩子的潮牌衣服,但绝不会不给孩子买校服。

  很多家长抱着“孩子长得快,衣服不值钱”的心态,宁可多买几件便宜货,也不愿掏高价。

  另一头是高端化,动辄四五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童装,依旧有固定的消费群体,尤其是大城市的新中产,愿意为“品质”和“设计”付费。

  某鸟童装就是典型案例,它曾是县城中产的首选,但如今却被疯狂吐槽贵又不好看。

  价格敏感度提升,是消费降级的表现,但更深层的原因,是家长的消费逻辑变了。

  一些企业尝试转移产能,在东南亚建厂,可产能爬坡需要时间,短期内根本填不上缺口。

  对很多传统代工厂来说,这已经不是利润下降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。

  市场规模依然存在,预计到2025年仍有两千多亿的空间,只是增长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。

  谁能最先看透这场转折的本质,谁就能在寒冬里第一个迎来春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